小兒科
新生兒篩檢簡介
所謂新生兒篩檢,是「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疾病篩檢」的簡稱。絕大多數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是由於遺傳的基本單位「基因」有了缺陷,導致特殊酵素缺乏,造成代謝物質無法合成或分解,上游產物大量堆積,並衍生原本不應出現的中間產物,同時也呈現下游產物不足的情況,形成臨床上的種種病症。
這些疾病在剛出生時大都不會有明顯症狀,通常要到開始餵奶後,問題才開始一一浮現。由於異常代謝產物的堆積將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毒性,若不及時給予藥物或特殊奶粉治療,就會留下無法挽回的後遺症,諸如智能障礙及發展遲緩等。
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種類非常多,但必須符合一些條件,才能利用篩檢來協助早期診斷。這些條件包括:(一)發生率較高足以符合成本;(二)在新生兒時期疾病的症狀並不明顯,如不及時治療會急速惡化導致嚴重的後遺症;(三)有適當的檢驗方式及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傳統的第一代新生兒篩檢,可檢查五種疾病,包括苯酮尿症、高胱胺酸血症、半乳糖血症、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及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脢缺乏症(G6PD 缺乏症,俗稱「蠶豆症」)。自 1999 年起,又加入了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,而一共有六種篩檢項目。近年來,美國麻州及北卡羅萊納州、澳洲及一些西歐國家研究以串聯式質譜儀(tandem mass spectrometry, MS/MS)試做大規模新生兒篩檢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,此法可將篩檢項目擴展到近 30 種包括先天性氨基酸、有機酸及脂肪酸代謝疾病。目前在台灣,包括馬偕紀念醫院等醫學中心均有提供此項服務。
「新生兒篩檢」運用十分簡便的濾紙採血法,配合敏感度相當高的生化檢驗,在嬰兒出生後第 3 天或順利餵奶滿 24 小時之後採血檢查,約兩周左右便會有檢驗結果,對於一些極為嚴重的先天性代謝疾病在未發作之前即能加以診斷,立即給予有效治療及指導,而讓家長有驚無險地面對孩子的特殊狀況,學會照護的方法,協助寶寶度過難關。